2017年9月11日 星期一

2017年9月11日~測量太陽方位與高度角(五甲)

 大太陽下,測量太陽高度角是一件會冒汗的事
 比起科學家的工作,這算是簡易輕鬆的了!
 分工合作,是科學實驗的方法之一
 但有時,科學家也是要孤單一人,並耐得住寂寞!











 第二節課,大家再來重複時驗一次
 時時檢核,才能注意到小朋友是否真的了解
 學生能夠認真操作,才能讓教學者安心
 定位的誤差要越小越好,否則就是重新再來過
一星期只有三節自然課,要如何要求基本功?又要如何重複、加深、加廣?
省思
當分組練習時,總是會有小朋友的學習態度不是那麼積極。那麼,我們應該用後效增強的方式去獎懲嗎?還是像人本主義一樣去促發學習者內心動機?
不管如何,第一節課實驗後回教室檢測,當有這樣的狀況,除了再將實驗方法重複介紹一次。該當注意的方位判斷方法,再和小朋友釐清一次。第二節課即是重複實驗,並特別去看部分小朋友的操作。
觀察很重要、動手操作很重要,這是老師我自己認為,小朋友未必這樣想。那麼,下次再有這種類似的實驗操作時,可能又會有人認為麻煩而意興闌珊吧!賦予任務,讓小朋友的操作具有意義,並能有機會獲得成就感,或許是解決方法。下次再來試試,並檢核一下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